【资料图】
从天而降、进退自如的红色巨轮与横跨整个舞台的黑色船舱交错呼应,极具电影感与德式冷峻工业风的舞台震撼无比。
托德·托马斯还记得2018年和上海歌剧院合作出演瓦格纳歌剧《漂泊的荷兰人》时,舞台上的壮观和舞台下观众们的热情。时隔5年,他推掉了纽约的新作品演出,再次来到上海,只为与“森塔”重逢,让巨轮再度扬帆起航。
歌剧《漂泊的荷兰人》是作曲家瓦格纳的鸿篇巨作,完成于1841年11月,于1843年1月2日首演于德累斯顿。故事取材于海涅于1833年的创作的文学作品,瓦格纳完成创作后,在总谱最后一页写下:“在黑夜贫困之中,通过荆棘的道路走向光明的世界。”对于歌剧演员来说,诠释瓦格纳的作品,不仅是对歌唱技艺上的挑战,也是在哲学思考上的升华。
视频加载中...今年恰逢瓦格纳诞辰210周年,由上海歌剧院与德国埃尔福特剧院联合制作的歌剧《漂泊的荷兰人》继2018年之后迎来复排,由许忠执棒上海歌剧院合唱团、交响乐团演出,沈亮担任复排导演,邀请托德·托马斯再次出演“荷兰人”,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和慧出演“森塔”,携上海歌剧院女高音歌唱家宋倩与余杨、于浩磊、王潇希、郑瑶等上海歌剧院青年歌唱家们联袂主演。
瓦格纳作为德语歌剧划时代性的人物,扩大了乐队的编制,将声乐与乐器并重,层次丰富、极具冲击力和震撼力的理想声效,对角色与合唱声音的可塑性和控制力都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首次主演瓦格纳歌剧的和慧表示,这也是自己25年职业生涯里首次挑战德语歌剧。“意大利歌剧里,乐队好像在给歌唱家伴奏;但在瓦格纳歌剧里,人声就像是一件乐器,与乐队交织在一起,对声音的力度、强度和技巧都有很高的要求。到了现在这个阶段,我声音的力度、强度和自我把控都更强,我想我已经可以胜任瓦格纳的歌剧了。”
曾和许忠以及一众演员在瓦格纳当年住过的小城埃尔福特待过6周,一起熬过了德国漫长的冬天,这是托马斯关于2018年那次合作最鲜明的记忆。这一次重回上海,托马斯要与和慧以及宋倩两位全新的女主角搭档,“虽然音乐、舞台调度和戏剧情节还是一样,但是我们之间的化学反应会是不同的。现场的演出毕竟和电影不同,每一次都是新的体验。”谈及这一次的排练,他坦言自己很多次都被乐队合唱时那个宏大的场面感和美妙的歌声震撼到。
歌剧《漂泊的荷兰人》,将于5月先后与广州、杭州、上海三地观众见面。2018年,这一版《漂泊的荷兰人》曾在上海首演。时隔五年之后,这艘巨轮将首先于5日、7日应邀作为广州大剧院13周年开幕庆典演出季的重磅演出亮相羊城;15日将作为中国歌剧节参演剧目登上杭州临平大剧院的舞台;并将于5月20日、21日回到上海,结束“巡航”。
在《漂泊的荷兰人》之后,上海歌剧院还将与巴伐利亚国立歌剧院合作另一部更具挑战的瓦格纳歌剧《罗恩格林》。许忠说,这一次复排《漂泊的荷兰人》也是为接下来更多的演出做准备。“上海歌剧院的演员们一直比较擅长意大利语的歌剧,甚至法语歌剧,但是德语对于大家来说是一个全新的语种,希望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能学习德国人的严谨,学习德奥音乐的演绎。我们要把幽灵船和挪威船,开进黄浦江。”
X 关闭
Copyright © 2015-2022 大众纸业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20014643号-14 联系邮箱: 905 14 41 07@qq.com